很多人在學習英語發音時聽說過「清音濁化」這個說法:清輔音在/s/後要發成對應的濁輔音。最著名的例子可能就是「school(學校)」中的「ch」要讀成「g」而不能讀「k」[1]。這可謂是中國學生乃至普通英語教師的一大誤解。要釐清這個误解,首先要瞭解究竟什麼是清濁輔音。
不少教師對濁輔音的理解是「聲帶振動」,但實際上又區分不了聲帶究竟是在發輔音時還是在發元音時振動的,因此也就無法區分輔音究竟是清還是濁。通俗來說,一個由輔音和元音共同構成的音節,在發音順序上,是輔音首先阻塞氣流通道(持阻),然後在某一時刻打開通道(除阻),最後發出元音。如果聲帶在持阻階段就振動,那麼這個輔音就是濁的。濁的英語「voiced」、日語「有声音」皆是指持阻階段的聲帶振動【註:實際上也可以指鼻腔的振動,比如普通話的m, n, l也是濁音,但本文不考慮這種鼻腔濁音】。
至於如何判斷清濁,這對中國人是很困難的。現代中國方言裏只有吳語、老湘語等少數方言真正保持清濁對立,即一對清濁音在意義上有區別。其它方言,尤其是使用人數最多的官話只保留了鼻腔濁音,聲帶濁音全部消失並基本歸入對應的不送氣清音。母語沒有濁音的人,很難區分清濁音,比如日語裏的「か、が」,在「か」不送氣時很多人聽起來兩個都是普通話的「旮」或是粵語的「家」,但是吳語母語者就會聽成「家、伽」兩個不同的音。一般來說,濁音要比對應的清音更低沈,這點可以當作初步的判據。另外,將手放在脖子上,分別發「爸爸baba」和「媽媽mama」感受聲帶振動。可以發現,在發前者時,中間會有短暫停頓,而後者則是連續、不停的聲帶振動。這便是因為m和a均為濁音(所有的元音都是濁音),而b是不送氣的清音——發baba時中間短暫的停頓便證明了這一點。由此便可初步區分濁音和不送氣清音這兩個易被國人所混淆的概念。如果想感受濁音的話,可以前往我們的公眾號聽聽老湘語詞朗誦《鵲橋仙》。
瞭解了清濁,我們再來看送氣與不送氣這組概念。送氣是指在除阻之後發元音的同時,強烈地向外吐氣;不送氣則是只有除阻時候有較弱的氣流,之後便沒有跟隨氣流了。大部分漢語方言有完整的送氣與不送氣對立,例如普通話里的(b, p)、(d, t)、(g, k)、(c, z)等等。舉例來說,普通話裏「爸」是不送氣的,而「怕」是送氣的。如果你在發音時在嘴巴前方一拳左右的地方放一張紙,你就會發現讀「爸」的時候紙基本不動,但是讀「怕」的時候紙會明顯往前飛。
知道了清濁和送氣不送氣的概念後,我們就可以解釋所謂的清音濁化究竟是什麼了。/k/不出現在/s/後時,實際上是送氣清音,而出現在/s/後則不送氣了,這一點可以按前面介紹的方法判斷。但無論是那種情況,/k/始終都是清音,從未出現過濁化,也就是說並不是發/g/的音。因此清音濁化應當稱爲「不送氣化」。
既然/k/在/s/後不發/g/,那麼發的這個音究竟該怎麼記錄呢?實際上在國際音標里,這個不送氣的音才是/k/本體,而送氣的那個應當記為/kʰ/。普通話里由於沒有清濁對立,因此使用輕音符號表示送氣輕音,使用濁音符號表示不送氣輕音[2],例如拼音的b實際上是/p/,而p是/pʰ/。在韋氏拼音里,送氣用「’」加在不送氣輔音後面表示,比如清華的清就是ts’ing,寫成現在的拼音就是cing。至於為何是cing不是qing,這就屬於尖團合流的問題了,我們在此不述。這種用本屬於清濁對立的記號來表示送氣與不送氣的對立,在普通話自己的體系里自然沒有問題,但這也無形中導致了中國學生對外語里清濁音的誤解。
當然,現代英語里清濁對立也正在消亡,這種教學上的誤解對英語口語學習不會有太大影響。但是對於日語法語之類強調清濁對立而基本不區分送氣與否的語言,這種誤解就會成為嚴重的錯誤,甚至會影響和母語者的交流。要想真正學好外語口語,瞭解對方的音系是很有必要的。
[1] 此處的「g」「k」類似於拼音發音。
[2] 一個例外是[z]/ts/、[c]/tsʰ/、[s]/s/中的[c]並不是發國際音標/c/的音而是發和[z]對應的送氣音;由於[s]本身就不送氣,而且普通話里沒有送氣的/sʰ/,因此[z]就被用於另外的音了。
好
繼續努力
「現代中國方言裏只有吳語、老湘語真正保持清濁對立」
源自黃河落水間的中原古音河洛話(閩南、廣東潮汕、雷州半島、海南島及江西一些方言),也有濁音。
還有浙江溫州方言
謝謝指正。